Monday, December 16, 2013

第十一章:不相信,就离职


Eddie 交谈之后,我的念头开始闪过辞职这两个字。

加入JDB是在2010年的六月尾,现在刚好是两年又两个月。在这段期间虽有人离开没人进来,我都不曾考虑过离开。

不离开的原因,不是因为我太爱这间公司,而是我有一种责任感,想帮助JDB与自己一起成长。或许我也不需膨胀自己,把自己讲得那么伟大,我只是把每个月的Sales做好,积极参与公司的会议和给意见让公司变得更好。公司赚钱,我也赚钱,一举两得。

员工的一厢情愿,却没被公司重视,是对员工的一种侮辱。

我有离职的念头,因为开始感觉被侮辱,开始在公司过得不快乐。

2012年我升职做Senior,找到女友,做过Top Sales,工作得心应手,StevenSimon都给我很高的评价,再努力几年可以升职做Manager,为何我还不快乐?



我不快乐

可不可以不要做Boring Jobs?


201212月,公司聘请了新的总经理 – Sheldon,代替了Steven

2013年一月,筹备了一年的Project J终于面市了。

SheldonProject J 一个新总经理配上一个总公司精心策划了一年的全新工作方针,令人期待,也令人担忧。

令人期待的是,我们想看到改变。过去两年里我们都努力地提升工作广告和求职者的数量,办职业展,打广告以求品牌效应。But too bad,两年后的我们依然原地踏步,停滞不前。刊登在网上的工作广告,数量一落千丈,这个数字,正向我怒目相视!

Steven一直提倡的Chicken & Egg策略宣告失败了。但这不是他的错,而是我们的资源太少,要做的东西太多。我们都知道,罗马不是一天造成,但在建造的过程动用的资源却枚不胜数,每个步骤都计算得很仔细。

我们缺乏资源,也没有做任何计算。失败,像是预料之内的事。

令人担忧的原因则是,改变往往把人带到未知的未来。改变若能成功,那也不是几个月就会看到的事,而是若干年的事。现在的你只能跟着新的步伐,新的方向来走,来尝试。改变后的结果若是失败了,你就当作卧薪尝胆,擦干眼泪,重新再来!

改变,不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吗?换学校,换工作,换房子,都是我们想要新的改变而做出的决定。可惜的是人生不能重来,所以我们永远不知道改变带来的成功,是不是真的比未成功更好。我们更不会知道因为失败后而转换另一条跑道,会不会反而是更好的选择。

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,改变后的JDB若能昂首阔步站在这个市场上,告诉世界我是第一,到底是在进步中,还是陷入另一个红海 作战?

我还没看到这一幕,就得屏住呼吸,开始实行Project J ,开始商讨Salestarget,新的commission等等。不间断的会议,每天都在上演。我在这里工作了两年,第一次feel到开会时间还多过打电话的时间。

第一天实行Project J,就发生了变故。问题发生了,一起动手去解决就好了;但若当事人视若无睹,把问题太极化,那么小小的沟渠阻塞也会衍变 成洪灾。

我开始纳闷,一个花了整年规划出来的计划,那么快就出现瑕疵!

然而,令我真正感到不悦的,是老板的一句话。

“Your All Past Performance will not be under our consideration

这意味了什么?2012 年我们拼得你死我活,每个月苦苦追业绩,去敲客户的门,到最后来了一位新老板告诉你:嘿,其实你不怎么样!

听了这句话,我心寒了一下,有点回不过神来。若时光能倒退,那时我想告诉老板的是:其实我们还有热血,只是公司把我们变成不怎么样了。

此刻,我变得不快乐了!


别再投诉了


接下来的日子,我们如常做Sales,也常进会议室。那里没有任何会议,暂时变成我们的投诉室。

我与Emmanuel都悲观,突然间变成了反对党。 我唯一感到好奇的是,Aries仍然乐观。

我向 Aries发牢骚,她却安慰我:不要再投诉了。

一,       你就留下来,在新的环境下工作;
二,       离开。

John G. Miller的著作《QBQ就是要杰出》,比Aries更要早告诉我这些道理。

John G. Miller在书里指出,当员工对现在的工作,组织和公司都缺乏热忱,就应该离开。如果你不相信公司的使命,商品,服务,价值与你现在做的工作,那么你离开对你个人与组织都会比较好。如果你的热情已经不在这里,就离开吧!

高层不能强迫自己的员工相信公司的政策,这样做只会造成阳奉阴违,更糟的是导致员工反感。

比如:一位副总裁在公司主持一个大型会议,而这家公司内部已经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。当他做完简报后,对着台下所有员工大声问:你们相信吗?第一次每个人都呆呆瞪着,下一次则有五个人回应。到了第五次你们相信吗?,所有人大声回应:是的,我们相信!然而事实上,却没有一个人相信。

信念与热情不只是歌功颂德或贴上墙上的标语,反而是让人兴奋地想一早起来就去工作的原因。留着不相信组织的人,任何组织都不会成功。

Listen To Your Heart

我还相信JDB吗?坐在自己的座位,呆呆对着电脑荧幕的我自问道。

这时,我想起了D.H.T. 的一首出名的歌曲《Listen To Your Heart》。歌词里写道:

“ Listen to your heart 
When he's calling for you 
Listen to your heart 
There's nothing else you can do 
I don't know where you're going 
And I don't know why 
But listen to your heart 
Before you tell him goodbye ”

这首歌,讲爱情,也讲人生中要常常Listen to 自己的heart ,跟随自己的脚步走。

2013年的一月尾,我是真正地感到失落和空虚。虽然我还是能准时的上班,勤奋地打电话出去,假装跟大家很熟,滔滔不绝的发言,但我的声音中已经少了一些感情,我打的电话已经没有力量,我的Sales开始退步了。老板与顾客看不出,但我自己清楚知道:我像是一杯冷掉的热咖啡,不再是最好的自己!

二月份,我重读《QBQ就是要杰出》,开始Listen to heart ,写了人生第二封辞职信。

1 comm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