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April 9, 2012

你有sense吗?




前几天,我读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,主题叫《你有sense吗?》,来自CHEERS杂志。(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28606

文章里大谈关于"SENSE" / 常识力的重要性,也提出了三个重要的SENSE的定义:-

1. 知识:包括[读,写,算] 与 [衣,食,住] 两大范围。这些知识是基本的生活条件。
2. 良识:知识包括基本伦理与道德观
3. 见识:包括对人的礼仪,肌体语言及人与人相处的文化,默契,经常不靠言传,只能意会。

前台湾亚都丽致酒店总经理,国立高雄餐旅学院教授苏国垚对SENSE有很好的诠释:它是一种“对周遭的人,事,物的领悟能力。”

读到这里,让我想起第一份工报到时的尴尬事。那时候刚从人事部那里登记,拿了一些重要的文件和name tag后,就赶紧到新工作的部门报告。经理看到我后,就叫我准备一下,然后带我到酒店里各部门打招呼,自我介绍。那时我不懂name tag要放在大衣哪里,瞄了一会儿一位男同事的衣着,误以为要放在领带的中央。结果,当我跟总经理打招呼时,他直接就指着我的领带说:“果然是新人。name tag都放错了。” 哇,好丢脸哦!

新人要有sense, 不懂的事要开口问。因为没有sense,因为不懂得问,因为不懂得做人道理,我开始工作时处处碰到钉子,还怪自己遇人不淑。

王文华在著作《在史丹佛的12堂课》里谈到common sense 的重要性。我略抄几段重要的精华,跟大家分享:


[ 史丹佛沒有直接教我common sense,她只是給我很多觀念和技巧,幫助我培養common sense。就像沒有外力能直接給你肌肉,你必須靠充足的營養(教育)和適當的運動(經驗),才能練出肌肉。

建立在常識上的直覺,是最被忽略的商業技能。一家公司,大至策略、小至表格,如果讓一個有教育和經驗的人直覺感到「怪怪的」,需要腦筋急轉彎才能勉強了解或同意,就表示這個策略不make sense。只要覺得怪,就是有問題!這就像如果你開始懷疑老公有外遇,很抱歉,十之八九他真的有外遇。

你不需要MBA,你只要有common sense,就可以在大部份企業裡成功。有了MBA,反而會失去common sense。每家公司都有不make sense的事,我統稱它為「BS」(bullshit)。很多時候,MBABS的罪魁禍首。我們在學校學了一堆「模型」和「模組」,為了突顯自己和非MBA的差異,就把這些BS用唬人的英文術語精美地包裝起來,硬生生地塞進組織的喉嚨中。很多公司裡疊床架屋的結構、拐彎抹角的流程,都是自以為聰明的MBA的傑作。

我們本應比一般人更有商業的common sense,但有時候被驕傲沖昏了頭,做出最多不make sense的事。所以我警告自己:每進一家公司,先去請教最資深的人,那怕他只是工友。看盡公司來來往往的人和事,資深的工友往往比新來的老闆更有sense。]



以下是我个人觉得可以培养SENSE的三个重要的好习惯,而这些都是自己一直都有努力实行:

1)阅读

我个人觉得最快认识世界的方法就是阅读。回想起来,自己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都是看书本找答案解答。当然我本身是无书不欢的人,爱阅读也是要发自内心的去喜欢,所以我无时无刻都去找一些新书,学习一些新的知识。当然,读书也要选好书,和自己有兴趣的主题,这样就可以专注学习。

阅读报纸和杂志也是帮助自己了解最新的国内和国外发生的大事。像我自己就爱看《经理人Manager Today》和《CHEERS》这类型的职场学杂志来了解工作和处事上的学问,看《号外周刊》读政治的新闻和观点,和看《旅游玩家》了解本地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旅游景点。

2)旅行

古人说:“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远路” 这一句,我赞同。
我一直认为可以看旅游杂志来环游世界, 直到我有机会去中国武汉,我才真正察觉自己是井底之蛙。那时我才觉悟到,自己对世界各国的认识不多,风俗,文化,语言所知的都是皮毛而已。过后,我就开始爱跑“出去”了,先在本地转一圈,认识自己的国家。也因为有便宜的飞机票,去年终于飞去了东马沙巴,感受神山的魅力,岛屿上清澈的海滩,KK的出名猪肉面,还有很多roundabout 在路上。

近来,有一句话我一直挂在嘴边:
“世界很大,我很小;要upgrade自己,就要走出去,看世界。”


3)社交

社交,聊天也是让你培养自己social 能力的好方法。在酒店工作时,自己常常都有机会跟随经理去见客户谈生意,吃饭。记得有一次在buffet lunch,自己拿了一大盘的食物,顾客和经理才拿了一些。过后,我才明白很多人吃这些自助餐,第一盘都不会装太多食物,以免失礼,尤其那些前来谈生意的顾客。这样,我就上了一堂课。

在《FBI教你读心术》里,有教大家如何读懂对方的身体语言,如何观察别人的微表情,让自己可以sense到对方。 不妨自己可以买一本回家看看,读懂自己,也同时读懂别人。



《完》






2 comments:

  1. 谢谢你的分享,我觉得很多时候待人处事都必须由经验慢慢累积的.尝试再细心一些观察身边的人与事或许你会有更大的领悟,因为这方面的学问学校和课本往往无法找到答案!真实的人生永远没有标准答案~~

    ReplyDelete
  2. 多阅报和观察,会让你了解时事动态。。

    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