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◎杨照
读书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尤其是:读书和上网看各种不同信息讯息,究竟有什么不同?不祇是网络上很多讯息,和书籍一样是以文字写成的,而且网络上也有很多书籍流传,从计算机上读,和从纸面上读,难道会有什么不同吗?
事实是,还真的有差别。第一项差别不是书籍或网络本身制造的,而是来自于我们长期养成的不同习惯态度。一直到今天,大部分的人在面对书籍时,还是会不自觉、自然而然地抱持较为谨慎、认真的态度。不一定要在形体上「正襟危坐」,但内在精神上就是会有比较「正襟危坐」的倾向,至少是比面对计算机浏览网络来得「正襟危坐」。
同样的内容,当我们用不同的态度阅读,通常就会得到不同的收获。在还没有看进书中任何一行字之前,光是拿起书、打开书,我们身体进入的专注准备,就是一份价值,和在生活里做其它事都不一样。
所以会有许多人不愿意读书、不愿意接近书,书给他们的压力,不管书里究竟承载、装填了什么样的内容。同样的内容,放到网络上、放到脸书上或别人的部落格里,说不定他们就能兴味盎然地看下去。
可是那样看,随性任意地看,能够吸收的,显然就和正正经经打开一本书来读,大不相同。书让我们专注认真,书让我们相对谦卑,因而书能教我们更多的东西。
第二项重大差别在于:书是经过编辑的。很多人知道书是某某作者写的,却很少人意识到在书的背后,除了作者,还有编辑。编辑的工作不容易看得到,却绝非不重要。
编辑工作的核心,就是选择。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出书,所以要选择可以出书的,也就是要弃除不适合的。编辑工作还要选择全书的顺序,找到最好的排版呈现方式,还有,要校对改正错字,让文字通顺。
网络上没有编辑。或者该说网络上的,正就是摆脱编辑的中介,让每个人自己去做选择。这是网络「自由」的来源,是网络环境最迷人、最过瘾的地方。不假手他人同意、管制,什么内容都可以放到网络上给人家看,也可以在网络上轻易看到任何内容。
但同时,这也是网络最大的问题与缺点所在。在网络上你可以完全靠自己,但很多时候,你也祇靠自己。靠自己在众多信息间游泅,没有标准来决定看什么、不看什么,更没有标准决定多花点时间看什么、少花时间看什么。
于是经常发生的事:我们把大量大量时间在网络上看其实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看的东西。那些琐碎、片段的内容,不会让你长知识、不会增加你的经验体会,甚至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娱乐效果。
你怪不了谁、你也不会怪谁。因为都是你自己决定、自己选择的,久而久之,你也习惯了以为反正生命、时间就是应该这样花费挥霍。
除非你试试用比较认真的态度,读读有别人帮你编辑把关的书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