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January 15, 2012

第100篇:25岁前,26岁后





2011年最后一晚

12月的最后一天,31日,全世界正忙着庆祝倒数活动,我却忙着听别人的女朋友讲心事,看烟花。烟花很美,人不美,因为有泪。

前一晚,和另一个女生谈电话,谈心事。电话的另一边也流泪,我却给不到男生应该给于的怀抱和肩膀。用心听,愿意听,或许是我能够给她最好的安慰。

过后,facebook出现了很多迎接2012年的祝贺语和照片。

我没有太多的高兴和激动,那是留给18岁年轻朋友应有的情绪。我没有心情驾车到KL和其他人挤在一起欢庆倒数派对,一起“享受”塞车的时光,那些东西几年前我已经做过,不需要年年狂欢。

反而,留下来,陪陪我那失恋的朋友诉苦,喝点酒,聊一聊,写部落格,才是我想做的事情。

那一晚,我的25岁结束了

写作,寻找自己


那一晚,我的回忆录没有写好,我的新年展望一片模糊。有概念,但没有节奏。我想做很多东西,也有很多宏愿,但是有心而力不足,写不出好的作品。

没有节奏,就要想办法create出来,而不是坐在那里哀声叹气。结果,第二天就把自己拉去了咖啡店,坐在那儿四个小时,写了三篇散文,直到店铺打烊。那些都是质量不高,勉勉强强完成的作品。

但是,心却很有满足感,像小学六年级那时候的我。

那一年,我也很爱写作,爱文学。启蒙当年华文老师的鼓励,我写了一篇作文,去投稿了。其实,我只是抱着纯粹投稿的心态,心情还蛮轻松的;但知道被退稿后,心情难免还是失落不已,就像被爱人拒绝那样,心如刀割。

不知为何,过后我就没再写作投稿了。生活除了读书,还是读书。

我很有读书天分,至少我的外表是一个100分的读书仔 - 戴着笨重的眼镜,背着书包,手里拿着几本参考书。如果学校在毕业典礼有颁发学生look奖,我一定能入围。

但是会读书并不代表你聪明过人,这个道理是我出来社会才领悟到。在学校里,老师说的每一句都是金石良言;Surprise,那些都是拿来考试的武器。每一次打完仗后,课本都还给老师去,明天还是可以活得很开心。就像九把刀对沈佳宜说的那句话:“就算十年后我不知道LOG是什么,我还是可以活得好好的。”

我的20岁人生,就是读书,考试,进大学和毕业拿证书。这些读书的日子,一帆风顺,平步青云,偶尔有一点障碍,但不至于导致我晚上睡不着。

真正睡不好的日子,是出来社会工作以后,没有准备考试的夜晚。那一段日子,是第一次感觉到失去方向,没有自信的自己。老师只是教过我如何写完整的履历表,怎样去应付面试,那些残酷的人生舞台在学校却一课都没有提过。各位毕业生,欢迎一起去送死!

死,我不怕;只是不甘心,第一份工作就临阵退缩。所以,每一个毕业生应该抛掉过去那些高分或低分的成绩单,卷起袖子,弯下腰,重新学习。

2009年,捱了六个月,过了probation,我reborn了。

今天往回看,过去有过得快乐和不快乐的时候。有人说:“把过去不快乐的通通抹掉,来迎接那些美好和开心的事吧。”我觉得,这句话拿来安慰当下失落的人就好了,但事实上,那是不可能的,除了佛祖和菩萨。

过去,我也很努力地让自己过得好一点,快乐一点;也曾经学习那些励志大师,不把名和利挂在嘴边,一切以大快乐为主。但是,我还是有过得不快乐的时候,患得患失。 我才惊觉,自己渐渐不认识自己。

要把那个自己找回来,2010年我尝试通过阅读,宗教祈祷,音乐等方式,来自我对话。最后,我开始重新写作,开始重新学习汉语拼音,标点符号,成语和名句精华,以通过文字与自己的心做最近距离的交流。

不值100分的作品

到了今天,我不能说我有完全认识自己,但最起码,我展开了自己的第一步,做了一个部落格,写了一些文章。

2012年,因为心中有领悟,所以身体力行地写了六篇散文,关于爱情,人生,阅读,朋友,工作和未来。

或许这些文章在别人的眼中什么都不是,不值100分;但至少它在我心中是最好的,是我25岁,26岁最努力,最用心的一环。

Chapter 1: 不谈清说爱,去做爱就是了

我会找一个可以和我三八一下,废一下,不务正业,一起时让我感到舒服的女生,这就够了。那些娇小玲珑,可爱的小妹妹,放在眼里,但不留在心里。她们,还是留给下一世的自己吧。


Chapter 2: 自我,那个不完美的人生

自我的人生带给我很多快乐,满足感;但同时我却感到空虚,有美中不足的感觉。自我的人生也是一个不完美的人生。


Chapter 3: 舒服的朋友

和朋友在一起,最重要的还是舒服的感觉。那些要我嬉皮笑脸,假惺惺对待的朋友,我用不着,也不需要。


Chapter 4: 阅读,是一辈子的事

《七龙珠》看得明白,专注得废寝忘食,因为是漫画;《三国演义》的原著有300多页那么厚,看到刘备准备起义,和张飞与关羽在桃园举酒结义时,我忍不住打瞌睡。说实话,我已不记得我那些年读过的三国故事,但孙悟空变成超级赛亚人的那一页,至今仍历历在目。


Chapter 5: 不带面具,为钱工作

你口沫横飞,滔滔不绝讲你的论点和道理,但老板却看不到对你要求的业绩。老板看的永远是figures,而不是我们这班小孩子的bullshit


Chapter 6 (End): 26岁后,向往Life2.0

Life2.0,  是比1.0更好地生活方式,但所用的原料,却少了很多。 







3 comments:

  1. 六篇散文什么时候可以登场?期待呢!2011年最后一晚~~我也没有去倒数,只觉得如此狂欢时光留给昨日年少轻狂的自己就好了,因为那些年这些事都已经做过了,接下来只想更踏实地过每一天!璀灿的烟火看过就好,因为最永恒的美都会留在心中...所谓的浪漫其实也不过是假象而已!只有用心体会身边的每一件事,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才是心底最真诚的喜悦,因为再下一个十年,我们都无法预测会遇上什么样人和怎么样的事...

    ReplyDelete
  2. Alan,这篇你写出了自己的感动。。好期待你另六篇的文章。。好好加油,写出更多的感动给大家。

    ReplyDelete
  3. 隔了八个月重读这篇文章,真的让我受宠若惊。这是一篇写得很用心的文章,至少现在还能感动自己。
    我现在才惊觉到,原来我还没有写以上两篇文章:舒服的朋友 & 26岁后,向往Life2.0。
    可能性的原因有几个:
    1)我懒惰
    2) 这几年来,我都不会经营友情,一直很自我。没有灵感,自然写不出。
    3)我今年初一直想向往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(至少比2011年不一样)。定时地运动,吃素,写作,养生等等,说容易,做很难。所以,我进行了几个月,就没继续了。最近再次关心关于养生问题,就买了几本蔬果汁和养生的书籍;为了能够好好地再次踏上球场挥拍,特地买了两把羽球拍,一对新球鞋,好贵哟;为了能好好地继续写作,我特地回到了静思书轩,那里有我最爱的“包容茶”和宁静的环境。

    ReplyDelete